|
自然食物搭配表
食物分類法
A類 | ||
《蛋白質類》 豆包、豆腐、豆製品、優格、紅豆、綠豆、花生豆、扁豆、黃豆、黑豆、五色豆、米豆、雞豆 | 《水果類》 銀杏、櫻桃、葡萄、黑紅藍莓、草莓、奇異果、檸檬、芒果、橘子、柳丁、蘋果、鳳梨、蓮霧 | 《調味料、飲料》 柳丁汁、果汁(原汁無糖)、蘋果醋、蘋果汁、美奶滋、葯草茶 |
(註)蛋白質類加入水果類、果汁時,只宜取用少量當成調味使用,若使用過多會偏酸。
B類 | ||
《油脂類》 橄欖油、葵爪子油、芝麻油、南爪子油、葡萄籽油、芥花油、冷壓油、堅果、杏仁果、(不含花生) | 《蔬菜類》 所有綠色蔬菜(不含馬鈴薯)、 蘆筍、茄子、花菜、高麗菜、紅蘿蔔、芥菜、大頭菜、茴香、草菇、碗豆、蘿蔔、水芹菜、洋蔥、黃爪、萵苣、甜菜、蔥、蒜、芽菜、生番茄、熟番茄、胚芽、`麩皮 | 《調味料、飲料》 蜂蜜、楓糖、葡萄汁、黑糖 |
C類 | ||
《澱粉類》 所有穀類、全麥製品 (鹼性澱粉)馬鈴薯、蓮藕、葛根粉(不含精粉類) (酸性澱粉)芋頭、地爪 | 《甜水果》 熟香蕉、椰棗、無花果、熟木爪、葡萄干、熟水梨、特甜葡萄 | 《調味料、飲料》 新鮮番茄汁、有加油的番茄醬、甜酸醬、蔬菜湯、蔬菜汁、甜葡萄汁 |
《食物混合搭配原則》 A類、B類 相容 B類、C類 相容 A類、C類 不相容 | 《例外》豆類、穀類相容 比例約1:4 《各類食物搭配》相酸鹼性食物相容比例約1:4 |
(註)生番茄宜搭配澱粉類、熟番茄宜搭配蛋白質類
食物的補充、調整與選擇
1. 活力強者:二餐蛋白質,晚餐選澱粉(易消化)
2. 不動常坐者:選鹼性餐。增加並多食蛋白餐少食澱粉。鹼性澱粉如馬鈴薯、葛根粉、蓮藕、山葯(山葯以半生熟為宜)。
3. 二餐間補充→若非吃不可,以葵花子代替。勿用人工加工甜食,會破壞C造成肝受損。
4. 除非口渴,勿於餐前餐後立即喝水,可選擇淡葯草茶加檸檬,再加1小匙蜂蜜當下午茶。
5. 調整酸性之飲料:檸檬、柳丁、橘子、葡萄、芹菜。
6. 當疲勞和心情不佳時勿食。
7. 身體鹼性的方式包括(1)食物70%~80%是鹼性。(2)運動、休息、放鬆、新鮮空氣、陽光、深呼吸。(3)正面思考。以上是所有健康必備條件。
8. 澱粉、糖勿與蛋白質同時吃。
9. 主要食物:每日必括蔬菜、水果、沙拉。
10. 勿食任何加工精製食物。
11. (a)酸性食物:所有動物食品、堅果(不含杏仁果)、穀類、豆類、糖。(b)鹼性食物:所有蔬菜(馬鈴薯要連皮,去芽眼) 、沙拉、水果、杏仁奶。(c)酸味鹼性食物:葡萄、橘子、檸檬、梅子(不含李子、蔓越橘)。
12. 所有的飲食改變必須慢慢循序漸進,而有程度上的調整,並逐漸減少精製加工、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攝取。
(以上參考書目:Food combining for health 作者:Doris Grant & Jean Joice )
http://www.rnr.com.tw/list.asp?unid=16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