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




憂鬱症還是失智症?老年人心理健康需注意!
【中時健康 王國強/台北報導】2008.08.19

  由知名日本演員渡邊謙所主演的電影「明日的記憶」,內容在描述男主角罹患失智症的故事,感人的劇情讓許多人在戲院中為之落淚,也喚起社會各界對老年人失智症的重視;因為醫療進步,台灣早已進入高齡化的社會,伴隨而來銀髮族的照護問題,包含失智症及心理健康層面的憂鬱症,都是不容忽視的課題。


 


 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賴德仁教授表示,老年失智症是一種腦部退化的疾病,起因可主要分為兩大類,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症,它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的疾病;另一類為腦血管疾病,例如中風或血管栓塞所引起之血管性失智症。失智症發生的徵兆如下:短期記憶障礙、判斷力減退、性格及情緒轉變,例如原來性情溫和的人,脾氣卻變得暴躁、語言表達能力出現障礙、變得被動、對過去熟悉的事物處理出現困難等;如果身邊的老人有出現這些狀況,應該特別小心注意,及早向醫療單位求助。此外,有下列特徵的人更是老年失智症的高危險族群,年齡65歲以上、家族遺傳(基因)、高血脂、高膽固醇者、高血壓及糖尿病等。





 

 老年失智症與老年憂鬱症在臨床上都會出現情緒低落或記憶力衰退,甚至產生精神病症狀,因此常容易被混淆。賴德仁指出,失智症可能會出現「被偷妄想」、「重複發問」,例如常容易忘記將東西放置於某處,而妄想被他人偷走;憂鬱症則容易出現「虛無妄想」、「被害妄想」等,且變得少笑、不愛出門、憂鬱情緒、焦慮不安、胃口變差也睡得不好,容易在情緒不佳的情況下,作出錯誤的決定,例如自殺輕生的舉動等。

 


  老年憂鬱症有幾項特性,例如出現多種認知障礙,因此也被看作是失智症的前身,未來有可能引發失智症;此外會出現身體疼痛的抱怨情形,有些老年憂鬱症可能因身體疾病久治不癒,心情沮喪所引發,如果家人親友未加以關懷照料,在情緒不佳時更可能引發自殺輕生的念頭。


 


  在老年憂鬱症用藥方面,賴德仁指出,因老人家通常需要同時服用多種藥物,為避免各種藥物的交互作用,在開立藥方時要多方考量,小心避開會產生跌倒、肝、腎代謝異常等副作用藥物,臨床上常見的抗憂鬱藥物如SNRI(選擇性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),可有效舒緩憂鬱症引發的身體疼痛,且與其他藥物合併使用,也不易有副作用產生。


 


  賴德仁表示,由於老年失智症與老年憂鬱症之許多症狀類似,且有相互引發的可能,如果患者同時出現兩者的症狀,但憂鬱症狀較明顯,會先給予憂鬱症用藥,觀察其用藥成效,若憂鬱症的症狀已舒緩,但失智症的症狀未獲得改善,則為病患再做進一步檢查後,再考慮是否開立失智症用藥。


 


  無論是老年失智症或老年憂鬱症,都需要保持良好及規律的運動習慣,並且控制血糖、血脂、膽固醇、血壓,多動腦,與人群保持接觸,身邊的親友更應時時關懷,一旦發現家中的老人出現失智症或憂鬱症的徵兆時,應儘早陪同就醫治療,愈早治療復原效果愈佳。


 







中時健康http://health.chinatimes.com/contents.aspx?cid=2,23&id=2307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愛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